为传承红色基因、用英烈精神引领青年成长,2025年11月5日下午,四川轻化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652星光引路”大讲堂在李白河校区尚艺馆104报告厅举行。活动特邀卢德铭烈士后代、卢德铭纪念馆荣誉馆长、“9·3”阅兵观礼嘉宾卢国钊先生担任主讲,学院党委书记朱德珍、学工办副主任(团委副书记)白宇与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礼赞英烈,筑牢信仰之基
活动伊始,学生代表以礼赞英雄为主题,用深情的诗朗诵《青春的答卷》致敬卢德铭英烈,字字铿锵间传递着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在场师生共同缅怀卢德铭烈士,为其“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的赤胆忠心所震撼。
主题报告,传承精神之火
卢国钊先生以“从英烈足迹到盛世阅兵,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答卷”为题作主题报告。他沿着祖父卢德铭的革命轨迹,讲述了烈士从怀揣“实业救国”理想考入黄埔军校,到投身北伐战争、指挥秋收起义直至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报告从“追寻英烈足迹”“见证盛世荣光”“续写青春答卷”三个维度,讲述了从“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变迁,阐释了盛世阅兵背后对革命先辈“未竟之业”的告慰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的深刻内涵,深刻解析了英烈精神的时代价值。他寄语青年学子,在和平年代要以精益求精的专业学习践行理想,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坚定信念,以服务社会的行动体现担当。
薪火相传,搭建育人之桥
为向英烈致敬、向主讲嘉宾致谢,学院98位22岁在校大学生精心编撰了书信集《致22岁的你——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的青春对话》。书信集以98封信对应卢德铭英烈逝世98周年,分“理想”“信念”“担当”三个篇章,以隔空对话的形式展现青年学子对英烈精神的理解与传承之志。活动现场,学生代表向卢国钊先生郑重赠送了这份特殊的礼物,搭建起跨越时空的情感与文化桥梁。
仪式上,朱德珍代表学院向卢国钊先生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并向卢德铭故居授予“四川轻化工大学就业实践基地”“‘四川省思政精品项目’实践基地”牌匾,标志着学院在构建红色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大思政课”育人阵地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青春许国,续写时代之篇
此次“652 星光引路”大讲堂活动,将“厚德达理 励志勤工”的校训与红色精神深度交融,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子血脉。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将以卢德铭英烈为标杆,牢记“为国牺牲,在所不辞”的誓言,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实干行动。
下一步,土木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卢德铭故居实践基地,持续深化红色育人模式,让英烈精神成为指引青年成长的“星光”,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以理想为帆、以信念为舵、以担当为桨,在新时代的赛道上勇担使命,续写属于这代人的时代答卷。





【撰稿:张洋斌 初审:桂焱娥 复审:白宇 终审:朱德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