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现有土木水利(土木工程和市政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研究生39人。土木工程专业领域聚焦土木工程前沿,创新理论与技术,重点关注地质灾害、无损检测与新材料应用。市政工程专业领域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深入研究市政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聚焦城镇水污染治理、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新型环境功能材料,为长江上游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融合与应用提供保障。
学科特色
土木水利围绕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监测预警、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检测与监测、高性能土木工程新材料及其疲劳可靠性、城镇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绿色资源化利用等研究领域形成五个特色优势方向,探索土木和市政工程绿色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沿领域,紧扣行业热点难点广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碱激发胶凝材料开发及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和风险管控
地质灾害研究成果应用川西南地区
磁性生物炭强化电解液循环型三维电动技术修复含重金属土壤
培养目标
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培养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的土木水利专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土木水利行业创新发展需求,在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土木工程结构安全、土木工程材料、城镇与工业给水排水、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培养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研究方向
085901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01防灾减灾理论及技术 02土木工程结构安全检测与监测 03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及应用。
085905市政工程
研究方向:01水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 02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03环境功能材料研发及应用。
科研平台
学院以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为牵引,依托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南分中心、“含盐废水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桥梁无损检测与工程计算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轻化工大学BIM/BQIM技术研究中心、四川轻化工大学地质灾害研究所及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六个科研平台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四川轻化工大学地质灾害研究所
四川轻化工大学BIM/BQIM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近年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5项,到校科研经费近1500余万元;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1项,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省部级科技成果和论文奖6项;出版专著6本,发表SCI/EI等高水平科研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9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超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