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工学院关于“互联网+’大赛校赛复赛的通知
四川理工学院关于“互联网+’大赛校赛复赛的通知
各相关学院、项目负责学生及团队: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现将校赛复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经各参赛团队在国赛报名平台上进行报名,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初评,遴选出83项参赛项目进入校赛复赛。
学校复赛分四个小组于7月7日上午8:30开始在汇东校区教学楼进行,请各复赛项目团队进一步修改完善项目计划书、准备5分钟项目展示(PPT)和1分钟展示视频,参加复赛现场项目展示及答辩。
第一组:项目序号1-21 、汇南教学楼210
第二组:项目序号22-42、汇南教学楼211
第三组:项目序号43-63、汇南教学楼212
第四组:项目序号64-83、汇南教学楼214
项目展示及答辩要点: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评审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参照国赛评审规则进行。
附件: 评审规则
四川理工学院教务处
2018年6月28日
附件
全国总决赛评审规则
一、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 40 |
团队情况 | 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 30 |
商业性 | 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 25 |
带动就业 前景 | 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 5 |
二、初创组、成长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值 |
商业性 | 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成长。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在融资方面,强调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规划。 | 40 |
团队情况 | 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 30 |
创新性 |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 20 |
带动就业情况 | 考察项目增加社会就业份额,发展战略和扩张的策略合理性,上下产业链的密切程度和带动效率、其他社会效益。 | 10 |
三、就业型创业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得分形式 | 评审内容 | 分值 |
项目团队 | 加总得分 | 团队成员互补与协调性 | 20 |
组织结构设置合理性 | |||
股权结构设置合理性 | |||
商业性 | 加总得分 | 生存性和盈利能力 | 20 |
可行性和完整性 | |||
可复制性 | |||
创新性 | 单项得分(满足任一单项得满分) | 岗位创新 | 20 |
技能创新 | |||
技术创新 | |||
产业协同创新 | |||
模式创新 | |||
带动就业 | 加总得分 | 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 40 |
带动就业人数 |
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优秀:100-85分,良好:85-70分,一般:70-55分,差:55-0。
【编辑:科研秘书】